查看原文
其他

孙玉国:谋划高质量发展 加快形成地信产业发展新动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测绘学会 Author 中国测绘学会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测绘》2021年第1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全会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产业体系建设擘画蓝图、明确目标。


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各行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持续不断增长,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国防建设、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百姓生活等社会经济和民生领域,地理信息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数字经济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新阶段,地理信息产业也迎来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展望2021年,地理信息产业将会怎样发展?站在数字经济大潮下,如何抢抓市场机遇,挖掘“地理信息+”的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产业协会又将如何创新服务,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就此话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孙玉国,请他分享了对产业的认识和想法。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孙玉国


有人说,孙玉国对地理信息产业有很深的理解,这句褒奖并不为过。20多年前,他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导航电子地图公司,并带领这家数字地图提供商做到了行业龙头地位。而该公司的成长轨迹正好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同频共振。市场人士这样评价他:“之所以能先人一步并做到行业最强,最重要的是他比竞争对手更懂得这个行业。”一起来听一听他对产业的独到见解。


记者:从协会举办的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获悉,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呈逐季回升态势。请您介绍一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孙玉国:为掌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走势,及时了解地理信息企业情况,协会一直非常重视开展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监测企业总体营收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为负增长,同比大幅下滑;第二季度,这两个指标均转为正增长,实现扭亏为盈,市场活跃度上升明显;第三季度,监测企业总体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保持增长态势,分别为7.4%和26.3%,好于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这两个指标环比也为正增长,分别为2.9%和17.2%。2020年第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36%。可以看出,2020年前三季度,地理信息产业呈逐季回升态势,市场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产业发展仍然处于上升期,社会各界对地理信息及相关产品技术的需求依然旺盛。


记者:地理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以及这给地信产业带来了什么机遇。


孙玉国:可以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地理信息技术得到了全方位应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地理信息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这得益于地信产业多年来技术的积累和应用的普及。例如电子地图越来越完备、基于位置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和准确。通过多年发展,地理信息已经渗透到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各领域的产品服务中。地理信息就像基础设施,拿起来就能用。正是因为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支撑防控,满足各种需求。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原来已经构建好的电子政务平台,移动、电信、联通等公司利用他们的业务平台,通过调用地理信息快速而精准应用到疫情防控中,提供各种服务。


地理信息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应用,在社会治理中得到认可,是有目共睹的。这也给地信产业带来了机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和服务的意义。这次疫情防控,用到了地信产业的基础性信息、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对地信产业来说,是个“露脸”的机会,肯定是个机遇。政府、产业界和民众等社会各界对地理信息的认知度在不断提升,更加了解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助力疫情防控的科学精准施策。地信企业在为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地信技术与其他多种技术的融合,促进地信企业与其他IT企业的合作。


第二,地信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应用,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得到进一步确立和认可。疫情防控如果没有空间位置信息做支撑,那又怎么对人员进行定位?没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做支撑,各地又怎么对疫情传播速度和趋势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管理?


可以预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治理中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安全管理相关的领域对地理信息产品和技术需求将进一步增大。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在这方面将会有更多投入。在未来的社会治理里,更多地理信息企业一定会参与其中,地理信息市场会进一步扩大,这对产业是利好。


此外,地信企业家们在疫情影响下的“假期”中得以重新审视企业,创新思维,谋定而动,通过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经营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增效节支,探索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等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


记者:您提到,地理信息与其他新技术在不断融合,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到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格局被打破,地理信息产业的边界被打破。有一种声音说,跨界过来的互联网巨头在挤占我们的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孙玉国:互联网企业所从事的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地图、导航地图、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也是地理信息产业的范畴,不能说“产业边界被打破”这个概念,站在更高层面来看这个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地理信息产业,只是不同企业在做。


从技术的角度看,随着地理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地理信息技术的边界已经很不清晰,很难说清哪个是地理信息技术,哪个是人工智能技术,哪个是大数据技术。这种融合技术带来的是产业边界越来越大,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融合”这个词比较好。大家都是融合发展。天下的武功都可以用,没有门派。融合的本质是技术的边界越来越不清晰,甚至不应该给它定一个边界。


记者:技术融合可以带来创新,但科技创新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地理信息企业来说,应如何练好内功,补齐短板,加快转型升级?


孙玉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在各领域都在讲创新驱动。你说“科技创新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不同意用“积累”这个词,积累的东西是先不用它。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人读了5年书,“积累”了很多知识,结果5年后可能也没有找到工作。现在企业发展,每一步都要靠创新,靠技术驱动,它是一个动力,就像汽车不停往前走的动力。企业要发展,就要不停地创新,所以应该用“创新驱动”这个词。企业不可能说先“积累”10年,厚积薄发,谁会给你10年的积累时间?那样的话企业早就不存在了。


所以,企业要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创新,形成自已的核心竞争力,解决企业问题,解决产业问题,这才是创新驱动的本意。一家企业靠什么活着?在市场经济下就靠竞争力。竞争力从哪培养起来呢?创新能力是竞争力的核心,因为一切都在变,大家打的都是差异战。所以,无论是练内功还是外功,指的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功夫”的提升。


有一点对企业来说很重要,就是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机遇能不能抓住,能不能搭上技术变革的顺风车。对地信产业而言,一些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不是地理信息技术自身带动的,而是受一些公共技术的驱动。例如,手机地图的发展,是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车;卫星遥感的发展,是抓住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手机终端解决了计算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手机地图的快速发展,还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技术都给地信技术以积极影响,是我们积攒能力的机遇。


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企业还要关注市场。怎么去做市场,是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市场外,还要靠创新去拓展新的领域。目前在新的市场领域拓展方面是不够的,没有创造出更大的市场需求。除了技术创新,企业还要有应用创新,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挖掘发展新业态。


记者:“十四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您觉得目前哪些技术对地信企业、地信产业最重要呢?


孙玉国:大家普遍认为,没有什么比人工智能对我们产业影响更大,当然不光是对地信产业,对很多别的产业也一样。大家都认为,人工智能是地信产业加速发展的下一个驱动力。


我们经常说,地信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也是劳动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那部分要升级,就要通过人工智能来替代,这样才能让地信产业变成技术密集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带动地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现在中国很多领域的问题,包括地理信息产业上的诸多问题,都要沿着人工智能这个路径来解决。譬如说生产效率,地图的更新速度、遥感数据处理能力和效率等。随着遥感卫星资源日渐丰富,是不是卫星从天上“跑”过去,就能马上把信息提取出来呢?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实现不了的,因为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不行,还得靠人工判读。如果希望用它进行动态监测,以天为单位,甚至是以小时、以秒为单位来发现变化,光有卫星资源是不行的,还要有数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借助人工智能,这些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动态监测能力就会大为提高。


记者:那么对地信产业来说,目前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孙玉国:产业的竞争力,一方面是和其他产业比,一方面是和其他国家比。在世界范围,咱们主要就是和世界先进国家比,看咱们的竞争力在哪里。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原创能力不够。你看,这么多年来,有哪些技术是咱们有、别的国家没有的?又有哪些技术是咱们先做出来的?我国要真正从地理信息大国变成地理信息强国,接下来就是要讲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不能只是简单的跟随和学习,而是要实现突破,甚至引领。要想实现引领和突破,就要站在世界格局上思考。还要看国家在做什么,国家在跟谁比,而不是和我们的过去比,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成为全球的技术领导者。


此外,要去看看我国的计算机领域在讲什么,超算领域在讲什么,他们在讲算力世界第一,在讲量子计算,都是在讲原创的东西,在讲革命性的原始创新。地理信息产业也要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所以,地信产业目前在这方面还需要产学研用单位和政府部门共同去努力。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这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孙玉国: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已经从原来粗放型快速成长进入到现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自然资源部高度重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8月召开的地理信息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需求释放出来”。目前产业主要问题就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


多年来,地信产业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产业规模主要依赖政府投入,下一步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长期关注地信产业发展的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强调,在“十四五”及未来,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积极从政府项目的“红海”向社会化、市场化“蓝海”进发,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价值,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唯有如此,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提升,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益才能实现。


所以,要通过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同地理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地理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链优化升级;同时,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同时,还要注重需求侧改革。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这是中央首次提及“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可以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供给侧改革又可以为需求侧管理提供动力。


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围绕自然资源“两统一”、应急管理新机制、军民融合战略等重大机遇,筹划一批需求升级、应用宽泛、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这样,既能满足政府管理上的需求,也能进一步拓展到为国防、经济和百姓生活所用,拉动新需求,把“蛋糕”做大,特别是政府的地理信息服务需求,要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给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更多机会。


记者:请您展望一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十四五”及未来的发展。


孙玉国:展望“十四五”,新基建、社会治理、数字经济等领域都将为地理信息产业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继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之后,数据已经成为第四个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变成数据资产,推动着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持续高位运行,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核心的增长极之一。


地理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是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国家和各地出台的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都涉及到了地信技术和应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自然资源、交通、水利、旅游等众多领域,都为地理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市场驱动。


记者:站在新的起点上,下一步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对于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会有哪些举措?


孙玉国:首先,协会工作也需要创新。通过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的能力,创新工作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协会要继续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继续做好自然资源部等政府部门委托的各项工作,及时宣传、贯彻党的重大政策以及国家、自然资源部关于地理信息产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政策精神和指导意见。及时反映企业和会员诉求、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情况,进一步做好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建设工作,规范市场行为。


例如,围绕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关注的产业重大问题,包括今年疫情对地信企业的影响、复工复产情况、农经权项目欠款情况、测绘资质管理政策改革、美国出台限制地理空间图像自动分析软件出口政策影响等,协会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下一步,协会还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运行监测、产业研究等工作,加大调研力度。多年来,协会与“地信总裁圈”共同组织企业家走进华为、阿里、百度、腾讯、紫光、美团、用友等知名企业,走进雄安新区,加强了交流合作,在办好产业大会和各专题论坛外,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和行业资源对接平台。


此外,要通过奖励表彰、团体标准、培训等工作,促进产学研用单位的合作和成果转化,发挥先进典型、创新成果的示范作用,引领企业转型发展。同时,要强化重点,积极打造工作品牌,进一步加强对地信产业、企业、应用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对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宣传推广。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是地信产业的“一面旗帜”。协会工作要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会员单位发展为核心理念,牢记新时代协会的使命担当,与产业发展休戚与共。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产业各界共同努力,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争做“双循环”发展先行者,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文 / 本刊特邀记者 徐红



来源:中国测绘

审核:王增宁

编辑:陈骏




>>近期要闻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众号

——  关注产业精彩,了解协会动态  ——


微信号:dixinxiehui

Email:info@cagis.org.cn

官网:www.cagi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